占地50畝、總投資5億元的江蘇南極船舶壓載水處理系統智能化改造項目正在加快推進,將新建2幢智能化生產車間,建成后年可新增銷售收入5.1億元。
總投資1.18億元的江蘇科興電器二期工程正式開工,新上國內領先的斷路器、環網柜等流水線8條及與之配套的先進生產及檢測設備120多臺套,主要建設數字孿生工廠,通過信息、流程、業務的數字化轉型,為實現科興電器“一主兩翼”戰略構想插上騰飛的翅膀。
連日來,泰興高新區“智改數轉”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作為泰興市高新產業發展的排頭兵,泰興高新區圍繞‘全域創新、全面轉型’展開布局,引導更多企業依靠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和科技創新,站上行業發展制高點。”泰興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蔣杰介紹,面對嚴峻復雜的宏觀經濟形勢,特別是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泰興高新區堅持一手抓高精尖項目招引實施,一手抓傳統企業及產業轉型升級,積極推動擴增量、優存量。
緊緊抓住數字經濟發展的“風口”,泰興高新區強化服務支撐、技術支持以及政策引導,鼓勵廣大企業騰“云”駕“數”、攀“高”賦“新”,推動企業加快轉型升級。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啟“二期”“三期”新征程,但這不是簡單的追加投資、擴大生產,而是通過互聯網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改造,從而提升企業的整體能級和檔次,向更高更新更優的方向闊步邁進。一批傳統企業及產業通過“智改數轉”,正在釋放高質量發展“新勢能”。
在江蘇塑光汽車部件有限公司省智能制造示范車間——智能中空吹塑車間,記者看到,7條直線型自動化流水生產線正開足馬力,為上汽、北汽、北京現代等車企生產配套的油箱。這7條自動化生產線設備全部聯網,實現精準配送、實時調度、產品追溯,生產效率比傳統生產模式翻了一番,而且產品質量更加可控。
前不久,第三代全景天窗生產線在江蘇德福來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成功研發,與第二代生產線相比,這條生產線全部實現數字化生產,效率提高30%至40%。據該公司總經理許江華介紹,今年公司累計投入研發資金800萬元,專利產品銷售量預計同比增長120%。
如今,泰興高新區在數字經濟上已形成標桿企業示范帶動、中小企業競相發展的產業發展新格局。截至目前,園區累計創成智能車間9個,上云企業10家,兩化融合貫標企業6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9家。
無論是騰“云”駕“數”,還是攀“高”賦“新”,都離不開項目的強支撐。泰興高新區計劃全年新簽約億元項目以上35個,其中20億元或1億美元以上項目2個,5億元或3000萬美元以上項目6個;全年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15個,新開工5億元或3000萬美元以上項目超6個,其中20億元以上項目1個,10億元或1億美元以上項目超1個,5至10億元或3000萬美元以上項目超4個;高層次人才領辦創辦產業化項目5個以上,獲批省市級創業項目2個以上,院士項目1個以上;全年實際利用外資5000萬美元以上。
蔣杰表示,泰興高新區將繼續堅持以智能制造為突破口,堅定創新賦能扛旗爭先的信心和決心,迭代升級園區“1+1+1+N”政產學研資創新合作,力爭全省高新區創新驅動發展綜合評價再上新臺階,力促園區發展能級再提升。(潘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