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國服務業民營企業100強”榜單近日發布,南京4家企業入圍,數量占全省一半,表現亮眼。南京民營服務業頭部企業,為何能占據全省“半壁江山”?
服務業發展“有基礎”
打開全國工商聯“2022中國服務業民營企業100強”榜單,江蘇共有8家企業入選,分別為:中南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蘇寧易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弘陽集團有限公司、江蘇國泰國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匯通達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滿運軟件科技有限公司、江陰長三角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南通化工輕工股份有限公司。其中,蘇寧易購、弘陽、匯通達、滿運等4家企業為南京市企業。
南京市民營服務業頭部企業,成為江蘇民營服務業企業“主力陣容”,得益于全市不斷增強的服務業綜合實力和發展后勁。
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市通過推動綜合改革、培育標桿企業、狠抓產業集聚、促進兩業融合,充分發揮省級現代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引導作用,加快推進全市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服務型經濟總量不斷提升、結構不斷優化、功能不斷完善。2021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首次突破萬億元,2022年上半年全市實現服務業增加值4987.33億元,同比增長2.2%,增速全省第一,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5.3%。
走過“鋪天蓋地”,開始“頂天立地”,我市已累計培育出亞信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南京擎天科技有限公司等省級生產性服務業領軍企業51家,中儲南京智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匯通達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等江蘇省互聯網平臺經濟“百千萬”工程重點企業30家,南京萊斯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多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省級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領軍企業16家。通過龍頭企業培育,標桿企業積極帶動行業及產業鏈全面發展。
產業因集聚而發展。近年來,全市累計培育市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58家,其中包括11家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11家省級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示范區以及2家省級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集聚示范區,各類示范園區梯次優化、結構合理、發展協調。2021年,全市各類集聚區實現營收總額超過1.4萬億元,同比增長13%左右。中國(南京)軟件谷、江東商貿區等年營收千億級集聚區以及南京軟件園、生物醫藥谷等年營收百億級集聚區,對全市服務業發展起到了較強的支撐帶動和示范引領作用。其中,中國(南京)軟件谷在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示范區)綜合評價中名列前茅。
據統計,2021年全市新增服務業市場主體27.2萬家,服務業市場主體達到142.3萬家,規上限上服務業企業達到1.1萬家。今年以來,全市經濟發展繼續保持恢復態勢,回升勢頭不斷加快。1—7月,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105.17億元,同比增長2.8%,占據服務業市場主體“絕大多數”的民營服務業企業,在高位上繼續實現平穩增長。
民營企業“有追求”
在“2022中國服務業民營企業100強”榜單中,它位列第47名,較去年上升19位;在“2022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它位列第149名,較去年上升45位。
它就是在南京創建成長、發展壯大,并于今年初成功上市的匯通達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已是匯通達連續第4年入圍以上榜單。
作為中國領先的面向下沉市場零售行業企業客戶的交易和服務平臺,匯通達持續而穩定的增長獲多方關注。據今年8月23日公司披露的中期業績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匯通達SaaS(通過網絡提供軟件服務)產品服務持續升級優化、會員店運營服務能力持續提升。SaaS+訂閱用戶總數達到約11.08萬家,同比增長55.1%,服務業務整體實現銷售收入3.64億元,同比增長117.2%。
9月23日,匯通達網絡黨委書記、總裁徐秀賢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深耕下沉市場,匯通達將圍繞“商品價值高、體驗要求高、售后要求高”的“三高類”創新化布局,和產業鏈的合作伙伴深度融合,進一步滿足農村消費者在生活型、生產型消費的大件支出場景,更好地服務鄉村“夫妻老婆店”,進而更好地造福農村、造福農民,讓更多的農民生活美好起來。
與匯通達一樣屬于“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行業的,還有國內公路智能運力平臺滿幫集團所屬江蘇滿運軟件科技有限公司。
在“2022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它以406.6億元的營業收入入圍,位列第278名;在“2022中國服務業民營企業100強”榜單中,它位列第71名。
“‘十四五’以來,我國民營經濟規模實力不斷壯大,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發展活力不斷增強,已然成為穩住經濟大盤的生力軍。”滿幫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國內領先的“互聯網+物流”的科技型企業,滿幫通過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賦能司機和貨主,打通線上車貨匹配及交易閉環,促進貨主與司機的無縫連接,降低公路貨運的“三空”(空駛、空置、空載),將推動整個物流行業數智化升級,實現“降本增效”經濟效益和“節能減排”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在“2022中國服務業民營企業100強”榜單中,我市蘇寧易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所屬行業為“零售業”,2021年營業收入為1389億元,位列全國第19名;弘陽集團有限公司所屬行業為“綜合”,2021年營業收入為880.9億元,位列全國第32名。
服務民企“有機制”
9月16日下午,市工商聯在中圣集團召開“服務民企面對面”座談會,了解企業訴求,傾聽企業心聲。
同一日,市工商聯中小微企業委員會在南京垠坤投資實業有限公司召開第三季度主任辦公會,重點研究推進“以一幫十”網格化委員履職服務舉措和企企服務平臺的推廣工作。
……
服務民營企業發展,我市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市工商聯“服務民企365”“民營企業企企服務平臺”等機制不斷取得實效。
自2020年起,市工商聯連續深化實施“服務民企365”行動,全市維權協調機制已累計接辦案件320件,涉案金額逾50億元;聯合開展“法律三進”“法治體檢”“檢察護航民企發展”“萬所聯萬會”等活動;“寧商惠貸”舉辦100余場次銀商對接。民營企業轉貸基金服務金額715.67億元;“會幫會企幫企”平臺銷售額達2000多萬元。
新冠疫情下,我市各級各部門深入貫徹黨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全面落實省市各項工作部署,及時出臺《“同心抗疫攜企同行”助企紓困二十項舉措》《關于支持批零住餐等服務行業紓困解難穩定發展的十條措施》《關于促進消費持續恢復增強服務業發展韌勁的若干措施》等政策,進一步強化工作落實,統籌推動服務業加快恢復發展。
“服務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民生福祉。服務業完善城市服務,豐富城市業態,充實城市內涵,是城市發展的潛力所在。服務業已經成為穩住經濟大盤的主陣地和生力軍。”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江蘇省揚子江創新型城市研究院專家、南京市民營經濟研究中心學術委員鄭瓊潔說,全市服務業效益持續增強的背后是市場主體生產經營的穩定向好,而市場主體生產經營的穩定向好得益于南京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和創新創業生態體系。近年來,南京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大力發展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夜間經濟等服務業新經濟新業態,持續加強服務業品牌建設,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不斷激發。當前,全球產業正在加快轉型發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網絡化、智慧化、平臺化和產業跨界融合發展態勢日益明顯。
“下一步,南京要瞄準國際標準不斷推進服務業創新發展,主動融入南京都市圈、長三角一體化和長江經濟帶發展重大戰略,著力提高服務業發展質量和水平。推動現代服務業集聚區高質量發展,整合提升平臺載體功能、更加健全行業標準體系、持續深化產業協同融合。不斷聚力創新,大力發展高端軟件、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服務業,加速數字經濟賦能服務業發展,合力打造轉型升級新引擎,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鄭瓊潔建議。(王健)